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國家“菜籃子工程”的不斷深人,我國農副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呈逐年增長的良好態勢。由于我國食品加工業尚不發達,鮮貨易腐食品多以新鮮的自然狀態進人流通領域,加上儲運能力不足、流通渠道不暢,每年儲運過程中的損失達20%~30%。其中水果、蔬菜的腐爛率最為嚴重,水果的損失率約30%,蔬菜可達40%~50%甚至更高。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每年在果蔬的運送過程中損失總值就達750億元人民幣。
易腐貨物運輸的冷藏率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生活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發達國家的冷藏率可達80%~100%,我國鐵路易腐貨物冷藏運輸率是國內各種運輸方式中的居高者,也僅為35%~39%;公路運輸的冷藏率約為15%;內河和航空運輸則更低。由于易腐貨物自身的易腐特性,運輸、銷售過程中常需專門的冷藏運輸工具。冷藏運輸中的技術性、專業性要求較強,設備運用維修管理較復雜。還存在生產季節性強、運量波動大、時效性強、運輸成本較高等特點,而且市場需求變化大,因此經營的風險和難度均比較大。
我國2000年的主要易腐食品的產量比1990年增加了146.9%,年均增長率達到了14.7%。其中以水產品增長最快,年均增幅達24.6%,其次是水果,年均增長23%,蔬菜和肉類分別為14%和9.2%。同時,易腐食品的購買量也在逐年增長,這十年間城鎮居民主要易腐食品購買量年均增長率達3%~14%。據有關統計分析,我國冷藏運輸的市場需求很大,目前實際完成的易腐貨物社會運量僅為需求運量的1/3左右。鐵路完成的冷藏運輸量僅占社會冷藏運輸需求量的2.0%,其中鐵路完成的凍結貨物的冷藏運輸量占肉類、家禽及水產品的社會冷藏運輸需求量的比例為3.2%,鐵路完成的水果、蔬菜冷藏運輸量僅占果蔬社會冷藏運輸需求量的0.8%??梢?,目前冷藏運輸市場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由于易腐貨物供銷市場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對果蔬需求從原來的生存依賴型向品種調劑型發展。此外蔬菜基地的北移,使一些長途運量變為中途運量,以及由于各地肉類供應大部分能自給自足,近年來牲畜疫病發生增多、疫區肉類貨物嚴禁外運、對俄羅斯出口凍肉量銳減等原因,使機冷車的運量明顯下降。
另外,由于易腐貨物季節性強,運量波動大,對冷藏車的需求有淡旺季之分,如元旦、春節前南菜北運旺季和熱季凍肉運輸期間,南方易腐貨物運量較大的鐵路局,呈現出冷藏車短缺,供不應求的現象。而這一季度過后,又出現冷藏車閑置嚴重,經常壓站壓線,甚至打入備用等狀況。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鐵路冷藏運輸市場的發展。